李白五古《登锦城散花楼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约作于开元九年(721),时李白游历成都。(参前篇《李白五律<春感>读记》。)
登锦城散花楼(李白)
日照锦城头,朝光散花楼。金窗夹绣户,珠箔悬银钩。
飞梯绿云中,极目散我忧。暮雨向三峡,春江绕双流。
今来一登望,如上九天游。
【注释】锦城:锦官城。三国时为掌织锦官之官署,故名。后用为成都别称。《华阳国志-蜀志》(晋-常璩):“其道西城,故锦官也。”《初学记》卷27:“《益州记》曰: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,蜀时故锦官也。其处号锦里,城墉犹在。”《奉和赵五途中》(北周-庾信):“锦城遥可望,回鞍念此时。”
散花楼:成都摩诃池边楼名。摩诃池及散花楼均为隋益州刺史杨秀所建。《成都记》(唐-卢求):“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,因为池。”“散花楼,在摩诃池上,蜀王秀所建。”
金窗:华窗。《灵帝河间旧庐碑》(汉-张超):“金窗郁律,玉璧玎珰。”《席赋》(唐-孙逖):“瞰金窗以隔影,莹珠箔而凝芳。”绣户:华美的门户。《会圃临春风》(梁-沈约):“鸣珠帘于绣户,散芳尘于绮席。”
珠箔(bó):珠帘。《杂曲三首》(陈-江总):“房栊宛转垂翠幕,佳丽逶迤隐珠箔。”银钩:玉制之帘钩。《赋帘》(唐-李世民):“彩散银钩上,文斜桂户中。”
飞梯:高梯;高台阶。《从军行》(陈-张正见):“风前喷画角,云上舞飞梯。”《经月岩山》(唐-韩翃):“腾腾上天半,玉镜悬飞梯。”
双流:县名,属成都府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31成都府:“双流县,次畿。北至府四十里。……因以县在二江之间,仍取《蜀都赋》云'带二江之双流’为名也。”(二江指郫江、流江。)
九天:天之极高处。《孙子-形篇》:“善攻者,动于九天之上。”梅尧臣注:“九天,言高不可测。”《望庐山瀑布》(李白):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二句写登楼时间。太阳映照锦城头,朝霞光耀散花楼。次二句写楼豪华。华美窗户间夹锦绣门,珍珠帘子上挂白银钩。再二句写楼高。阶梯高高直入青云中,登高极目可散我忧愁。“暮雨”二句写远望之景。日暮时春雨飘洒向三峡,郫江和流江两条江水环城流。末联登楼观感。今天俺来此登楼远望,感觉是在九天游。(“飞梯绿云中”、“如上九天游”,李白善夸张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